2003年,SARS肆虐全國。北京市為有效控制“非典”疫情,在7天內快速建成小湯山醫(yī)院,創(chuàng)下了世界醫(yī)院修建的最快速度記錄。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收治了全球“非典”病例的十分之一、中國病例的七分之一,被稱為“抗非典圣地”。
17年后,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勢洶洶,北京小湯山醫(yī)院啟動修繕改造工程。
達實物聯北京團隊于2月2日獲知北京小湯山醫(yī)院啟動了改擴建加急工程。此時已經是北京小湯山1700多名人員奮戰(zhàn)不停歇的第10天,達實知道建設工作刻不容緩。北京團隊同仁們立即行動,通過收集信息獲知了承擔此次總包的是北京城建集團和北京建工集團,這是北京市屬的兩大國資企業(yè),關鍵時刻中流砥柱、擔當重任。在確定了這條資訊后,李高舉和都宏彬兩位銷售廣泛調動資源,終于在晚上10點聯系上了現場項目經理,并約定第二天(2月3日)早上在工地現場碰面。
李高舉隨即驅車幾十公里趕往北京辦事處,準備樣品演示箱,產品彩頁資料;并聯系售前技術馬昭全,于第二天準時到場與客戶進行交流。兩人將公司支持武漢雷神山項目的情況與客戶進行了溝通,強調在這特殊時期我方保證有技術人員在現場支持,保障供貨及時有序。對方人員深刻感受到達實的誠意,隨即答應可以提供現場設計圖紙,并同意我方參與門禁的深化設計。

接下來,達實物聯北京團隊立即組織圖紙的深化設計工作,根據點位申請備貨,同時聯系外地還在過春節(jié)的技術同仁準備支援。公司領導琳總給予特別關懷,多方聯系,采購急需的口罩等物資,通過人力資源部邢經理安排直接發(fā)往現場。在公司廠長、采購部危總的鼎力支持下,一批批貨源源不斷的發(fā)往現場工地。盡管這時疫情仍然非常嚴峻,公司項目群中幾乎所有人都踴躍地報名,要求參與本次建設,最終確定由技術經理謝志偉帶隊,項目主成員包括劉強、姚運濤、黨曉波、者建中、馬昭全等,服務組包括李高舉、都宏彬、白曉剛、李安等。
疫情與春節(jié)正面相遇,項目組成員開工處處都是難題。
項目經理謝志偉所在內蒙某村不允許開車出行,我們立即通過北京城建集團協助辦理項目緊急用工證明文件,提供給當地公安、交通部門得以返京。
劉強、黨曉波老家所在鄉(xiāng)村道路封鎖,雪花飛舞、白雪覆蓋,他們是在冰天雪地里步行10多公里前往乘車。
姚運濤是瞞著家人,在鄉(xiāng)村道路封鎖的情況下步行出村,通過朋友和同事接力開車艱難的抵達。
者建中是新婚燕爾,第一年春節(jié)原本安排回娘家,硬是說服雙方家人親人,帶著媳婦急沖沖趕了回來。大家終于在2月10日晚陸續(xù)到達現場,就立即投入到設備調試準備工作之中。

現場項目組成員合照
與疫情對抗,我們能做的只有全身心投入、百分百配合。
由于現場施工環(huán)境差,僅僅依靠應急發(fā)電機供電照明。庫房里沒有桌椅、沒有暖氣、沒有空調。大家緊張、忙碌的工作著,給門禁控制器編號、劃分IP地址、刷讀卡器子卡,人人似乎都忘記了這冷清的環(huán)境,只有當深夜返回賓館時,才感覺全身寒氣刺骨、四肢乏力,疲憊不堪。

在設備安裝調試的階段,部分場地因功能調整變化,項目現場復雜,智能化設計持續(xù)不斷的修改優(yōu)化,這也增加了現場的工作難度。售前馬昭全和現場劉強倆精誠配合,孜孜不倦、不厭其繁的針對圖紙一遍又一遍的校對,每一次變化都需要重新編號、調整IP地址等信息,并將信息一一對應寫到紙箱上,多次涂改后大家都開玩笑說這紙箱子猶如小朋友畫的漫畫一般。

目前,ICU、醫(yī)技樓等重點區(qū)域的400余臺設備已經安裝完成可以使用,門禁點位還在不斷增加,項目組成員依舊堅守在北京小湯山現場,隨時響應醫(yī)院對于設備和系統的需求變化。
從疫情爆發(fā)到現在,達實已經先后參建了武漢、北京、廣西、貴陽、珠海、深圳等全國多地的“小湯山”醫(yī)院建設,在公司上下一心的精誠配合下保證了每一個應急項目的準時交付,這是公司不計得失、急客戶之急的呈現。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在潛移默化中克服小我,呈現大我,相信這種能量會在達實公司不斷燎原,熠熠生輝!